成功案例

您的位置: 首页 > 成功案例

口罩造富运动终结!采砂厂老板跨界投资打水漂价值300万的设备当废铁甩卖

发布日期:2024-03-24 来源:成功案例

  今年春节过后,赵建国的口罩厂就再也没有开过工,搁置在厂里的口罩机已经落了一层薄薄的灰。看着去年12月份花300万元买回来的生产线设备,他有些发愁。

  “接不到订单啊!”赵建国对时代财经说,“想靠口罩赚快钱,不是那么容易,行情变化太快,周期非常短。”

  口罩卖不出去,口罩机也成了倒卖的对象。时代财经发现,自今年2月以来,关于高价回收口罩机设备的消息便散落在多个医疗器械行业相关微信群中,而在闲鱼平台上,不少自称是厂家的用户也在甩卖口罩生产设备。

  这和3年前的狂热景象有着天壤之别。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全国各地“一罩难求”,以往冷门的口罩机作为重要的防疫物资,顿时成了紧俏货。诸多企业和个人进场淘金,口罩机等生产设备甚至一度被炒至上百万元。

  3年后的今天,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以及全球多地解除“口罩令”,市场对口罩的需求已经降至冰点。据南方周末今年1月的报道,目前口罩厂商接到的订单集中在2023年1月,“2月份部分口罩企业已无订单了”。

  从“一台难求”到“烫手山芋”,口罩机的命运折射出的,正是口罩行业在历经3年沉浮后的没落状态。何去何从正困扰着口罩制造商们。大型上市公司尚能借助规模和资金优势转型升级,而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则更多是破产和被清退的命运。

  “随着需求下滑、国家的严格监管等,行业集中度将逐渐加强,99%单纯生产口罩的企业将逐步退出。”稳健医疗(300888.SZ)有关人员对时代财经坦言道。

  2019年年末,在江苏连云港开展的一轮生态环境整改治理行动中,赵建国的采砂厂遭到关停。还没有来得及想好接下来要做什么,疫情爆发了。

  彼时,出于疫情防控政策管理要求和个人防护需要,口罩需求暴增,供应紧缺。为解决口罩产能瓶颈,包括比亚迪(002594.SZ)和富士康在内的多家制造业企业跨界生产口罩。另有不少企业和个人也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惜投入重金跑步入场。

  天眼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口罩相关企业新增注册数量约为14.72万,年度增速为66.55%。

  和大多数希望借“口罩”淘金的商人一样,赵建国也想从中分一杯羹。“当时厂子关停了,又碰到疫情,没什么可做的,就搞个口罩机设备试试。”

  2020年3月初,在口罩机等生产设备稀缺的情况下,赵建国从山东、四川、浙江、广东等地的二手商处买来5台二手的口罩生产设备,耗资合计约300万元,随后开起了口罩厂,生产民用KN95口罩。

  然而,口罩行业的钱并没有想象中的好赚,赵建国的速度始终未能跟上市场行情的变化。据赵建国所述,2020年4月下旬,口罩价格已经滑落。为了尽快将口罩出手,赵建国在朋友介绍下,决定将库存口罩以高出国内的市场价卖到美国。

  在口头协议下,赵建国需要等口罩成品全部售出后才能拿到货款。但这些口罩成品转运到美国之后却一直没能售出。出于成本考量,赵建国也没有将这批货再运回国内。

  行情持续下跌,2020年7月,赵建国将此前买来的5台设备全部出让。“全部卖废铁了,只能当废铁卖,卖了3万多元。”赵建国对时代财经称。

  放弃口罩生意后,赵建国投资过挖掘机从事矿山开采生意,也开过石子加工厂,但屡屡亏损。

  2022年12月,国内疫情防控政策迎来调整,口罩需求再一次暴增。用赵建国的话来说,此时的行情似乎又回到了2020年年初爆发期阶段。

  抱着一丝期望,赵建国又斥资300万元购买了7台口罩生产设备,重新入局。但这一次,赵建国还是没能抓住窗口期。

  “去年下半年需求周期太短了,只有15天,原材料、口罩的价格就出现大跌,很多人都亏了。”赵建国对时代财经说。

  过去3年,口罩成为刚需,口罩产业链下游不断有市场主体涌入。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中国现有口罩相关公司数达94.2万余家。

  产能也随之高速扩张。“疫情前,我国口罩日产能仅仅只有2500万只,疫情期间增长了100倍。”上述稳健医疗有关人员告诉时代财经。

  以医用N95口罩为例。据北京日报2020年2月24日的报道,当年2月22日,全国医用N95口罩日产能达91.19万只。2022年12月29日,消费品司司长何亚琼在工业与信息化部“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提到,“N95口罩调度企业范围已由2022年12月初的50家扩大到500余家,企业日产能超过1.9亿只”。

  2023年2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上表示,中央宣布新冠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从疫情本身来看,疫情已经基本结束,但不能说它是完全的结束。我国新冠疫情还存在零星的、局部性的散发状态。

  2月28日,香港宣布从3月1日开始全面撤销口罩令。至此,最后一个拥有全面口罩令政策的地区就此退场。与香港临近的澳门则从2月26日起取消室外口罩令,但是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医院等场所仍必须佩戴口罩。

  “最多(订单)的时候每天都是90万出货量,一个月能达到2700万出货量,现在一个月的订单量只在300万左右。”安徽某医疗公司渠道经理杨海告诉时代财经。

  “大量现货,赔钱处理”。2023年3月10日,口罩经销商张建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动态。自3月以来,张建不止一次发布口罩甩卖的消息,而和他采取同样做法的经销商不在少数。

  “现在口罩需求量不大,我已经处于半失业状态。”3月7日,张建对时代财经称。

  彼时,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感染病例激增,口罩需求旺盛。在不到一小时内,张建就售出了12万个医用N95口罩,每个单价为0.78元。但短短3个月之后的今天,这一数字已经下降至0.18元/个。

  同在甩卖口罩的还有黄铭。2022年下半年,黄铭在朋友介绍下开始做起了口罩经销副业。在经历了一波上涨行情之后,经验不足的黄铭很快就被套住了。

  “赔钱了,我还有3箱没卖出去,一箱1000个,一箱最少赔3000元。”3月7日,黄铭对时代财经称,2022年12月,他以3.3元/个的价格购入一批医用N95口罩,目前单个售价为0.3元。

  “卖了很久了,这3箱也不了解什么时候能卖出去,保质期是3年,现在需求量不会再猛增了。”黄铭告诉时代财经,“之后还是当副业做做吧”。

  成立于1991年的稳健医疗,主要是做医用伤口敷料、医用卫生材料及全棉生活用品等的生产和销售。财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稳健医疗销售了33.89亿片口罩,同比增长726.11%。仅2020年上半年,稳健医疗口罩、防护服已经实现出售的收益约20.26亿元,同比增长29倍。

  2020年9月,稳健医疗在创业板上市,当年公司的营收超过120亿元,是过去10年里最高的一年。

  另一家口罩龙头奥美医疗(002950.SZ)也是如此。财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奥美医疗感染防护类的营收占比仅有2.65%,到了2020年,这一数值飙升至39.92%,成为营收最多的板块,约15.31亿元,同比增长2356.95%。

  或许是上市公司暴涨的业绩给足了市场信心,2020年后,国内持续有厂家争着进场。天眼查显示,2021年至2022年,口罩相关企业仍就保持高速增长状态,年度新增注册数量分别为22.14万、32万,年度增速分别为60.09%、54.25%。

  在这些新增的企业中,有多少是盈利,多少是亏损,不得而知。口罩生产是一个低门槛、低投入、低技术的行业,在企业和产能持续增加、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的情况下,即便是上市公司,也已经难以在口罩这一品类上实现与2020年相当的业绩水平。

  财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奥美医疗的感染防护类产品营收分别为15.31亿元、4.34亿元、7.37亿元。

  大浪淘沙,能走到最后的可能只有少部分人。眼下,大部分口罩制造商们已经顾不上考虑后路,他们要解决的,是怎么样处理过剩的口罩库存和已经蒙灰的生产线设备。

  时代财经从闲鱼平台注意到,不少自称是口罩厂家的用户正在低价甩卖生产设备,在他们的描述里,大部分的设备都是“9成新”,使用时间在1~2年内。

  “想靠口罩赚快钱,不是那么容易,倒卖口罩设备的人反而赚得更多,2020年年初,广东某知名品牌的口罩机一台被炒到100多万元,但现在只需要几万元。”赵建国告诉时代财经。

  农历大年初八,赵建国的口罩厂未能如期开工,厂里还剩下200多万个存货,包括民用KN95和N95口罩。2023年1月,他开始在抖音直播卖口罩,“一个民用KN95一毛钱”。

  尽管是降价亏本甩卖,但下单购买的人依然寥寥无几。“已经播了两个多月,卖出去5万多元,昨天上午播了一个小时,100个KN95卖出去18.8元。”3月14日,赵建国告诉时代财经。

  这一次,他并不着急着低价甩卖厂里的生产设备。“先放着吧。”赵建国叹了口气,“现在卖出去,只能卖到28万元左右,连30万元都不到,太亏了。”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如别的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p

  北京三批次土拍收官:总出让金达500.3亿元,热度稍有回暖,中海成最大赢家

成功案例

口罩造富运动终结!采砂厂老板跨界投资打水漂价值300万的设备当废铁甩卖

  今年春节过后,赵建国的口罩厂就再也没有开过工,搁置在厂里的口罩机已经落了一层薄薄的灰。看着去年12月份花300万元买回来的生产线设备,他有些发愁。

  “接不到订单啊!”赵建国对时代财经说,“想靠口罩赚快钱,不是那么容易,行情变化太快,周期非常短。”

  口罩卖不出去,口罩机也成了倒卖的对象。时代财经发现,自今年2月以来,关于高价回收口罩机设备的消息便散落在多个医疗器械行业相关微信群中,而在闲鱼平台上,不少自称是厂家的用户也在甩卖口罩生产设备。

  这和3年前的狂热景象有着天壤之别。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全国各地“一罩难求”,以往冷门的口罩机作为重要的防疫物资,顿时成了紧俏货。诸多企业和个人进场淘金,口罩机等生产设备甚至一度被炒至上百万元。

  3年后的今天,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以及全球多地解除“口罩令”,市场对口罩的需求已经降至冰点。据南方周末今年1月的报道,目前口罩厂商接到的订单集中在2023年1月,“2月份部分口罩企业已无订单了”。

  从“一台难求”到“烫手山芋”,口罩机的命运折射出的,正是口罩行业在历经3年沉浮后的没落状态。何去何从正困扰着口罩制造商们。大型上市公司尚能借助规模和资金优势转型升级,而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则更多是破产和被清退的命运。

  “随着需求下滑、国家的严格监管等,行业集中度将逐渐加强,99%单纯生产口罩的企业将逐步退出。”稳健医疗(300888.SZ)有关人员对时代财经坦言道。

  2019年年末,在江苏连云港开展的一轮生态环境整改治理行动中,赵建国的采砂厂遭到关停。还没有来得及想好接下来要做什么,疫情爆发了。

  彼时,出于疫情防控政策管理要求和个人防护需要,口罩需求暴增,供应紧缺。为解决口罩产能瓶颈,包括比亚迪(002594.SZ)和富士康在内的多家制造业企业跨界生产口罩。另有不少企业和个人也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惜投入重金跑步入场。

  天眼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口罩相关企业新增注册数量约为14.72万,年度增速为66.55%。

  和大多数希望借“口罩”淘金的商人一样,赵建国也想从中分一杯羹。“当时厂子关停了,又碰到疫情,没什么可做的,就搞个口罩机设备试试。”

  2020年3月初,在口罩机等生产设备稀缺的情况下,赵建国从山东、四川、浙江、广东等地的二手商处买来5台二手的口罩生产设备,耗资合计约300万元,随后开起了口罩厂,生产民用KN95口罩。

  然而,口罩行业的钱并没有想象中的好赚,赵建国的速度始终未能跟上市场行情的变化。据赵建国所述,2020年4月下旬,口罩价格已经滑落。为了尽快将口罩出手,赵建国在朋友介绍下,决定将库存口罩以高出国内的市场价卖到美国。

  在口头协议下,赵建国需要等口罩成品全部售出后才能拿到货款。但这些口罩成品转运到美国之后却一直没能售出。出于成本考量,赵建国也没有将这批货再运回国内。

  行情持续下跌,2020年7月,赵建国将此前买来的5台设备全部出让。“全部卖废铁了,只能当废铁卖,卖了3万多元。”赵建国对时代财经称。

  放弃口罩生意后,赵建国投资过挖掘机从事矿山开采生意,也开过石子加工厂,但屡屡亏损。

  2022年12月,国内疫情防控政策迎来调整,口罩需求再一次暴增。用赵建国的话来说,此时的行情似乎又回到了2020年年初爆发期阶段。

  抱着一丝期望,赵建国又斥资300万元购买了7台口罩生产设备,重新入局。但这一次,赵建国还是没能抓住窗口期。

  “去年下半年需求周期太短了,只有15天,原材料、口罩的价格就出现大跌,很多人都亏了。”赵建国对时代财经说。

  过去3年,口罩成为刚需,口罩产业链下游不断有市场主体涌入。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中国现有口罩相关公司数达94.2万余家。

  产能也随之高速扩张。“疫情前,我国口罩日产能仅仅只有2500万只,疫情期间增长了100倍。”上述稳健医疗有关人员告诉时代财经。

  以医用N95口罩为例。据北京日报2020年2月24日的报道,当年2月22日,全国医用N95口罩日产能达91.19万只。2022年12月29日,消费品司司长何亚琼在工业与信息化部“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提到,“N95口罩调度企业范围已由2022年12月初的50家扩大到500余家,企业日产能超过1.9亿只”。

  2023年2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上表示,中央宣布新冠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从疫情本身来看,疫情已经基本结束,但不能说它是完全的结束。我国新冠疫情还存在零星的、局部性的散发状态。

  2月28日,香港宣布从3月1日开始全面撤销口罩令。至此,最后一个拥有全面口罩令政策的地区就此退场。与香港临近的澳门则从2月26日起取消室外口罩令,但是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医院等场所仍必须佩戴口罩。

  “最多(订单)的时候每天都是90万出货量,一个月能达到2700万出货量,现在一个月的订单量只在300万左右。”安徽某医疗公司渠道经理杨海告诉时代财经。

  “大量现货,赔钱处理”。2023年3月10日,口罩经销商张建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动态。自3月以来,张建不止一次发布口罩甩卖的消息,而和他采取同样做法的经销商不在少数。

  “现在口罩需求量不大,我已经处于半失业状态。”3月7日,张建对时代财经称。

  彼时,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感染病例激增,口罩需求旺盛。在不到一小时内,张建就售出了12万个医用N95口罩,每个单价为0.78元。但短短3个月之后的今天,这一数字已经下降至0.18元/个。

  同在甩卖口罩的还有黄铭。2022年下半年,黄铭在朋友介绍下开始做起了口罩经销副业。在经历了一波上涨行情之后,经验不足的黄铭很快就被套住了。

  “赔钱了,我还有3箱没卖出去,一箱1000个,一箱最少赔3000元。”3月7日,黄铭对时代财经称,2022年12月,他以3.3元/个的价格购入一批医用N95口罩,目前单个售价为0.3元。

  “卖了很久了,这3箱也不了解什么时候能卖出去,保质期是3年,现在需求量不会再猛增了。”黄铭告诉时代财经,“之后还是当副业做做吧”。

  成立于1991年的稳健医疗,主要是做医用伤口敷料、医用卫生材料及全棉生活用品等的生产和销售。财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稳健医疗销售了33.89亿片口罩,同比增长726.11%。仅2020年上半年,稳健医疗口罩、防护服已经实现出售的收益约20.26亿元,同比增长29倍。

  2020年9月,稳健医疗在创业板上市,当年公司的营收超过120亿元,是过去10年里最高的一年。

  另一家口罩龙头奥美医疗(002950.SZ)也是如此。财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奥美医疗感染防护类的营收占比仅有2.65%,到了2020年,这一数值飙升至39.92%,成为营收最多的板块,约15.31亿元,同比增长2356.95%。

  或许是上市公司暴涨的业绩给足了市场信心,2020年后,国内持续有厂家争着进场。天眼查显示,2021年至2022年,口罩相关企业仍就保持高速增长状态,年度新增注册数量分别为22.14万、32万,年度增速分别为60.09%、54.25%。

  在这些新增的企业中,有多少是盈利,多少是亏损,不得而知。口罩生产是一个低门槛、低投入、低技术的行业,在企业和产能持续增加、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的情况下,即便是上市公司,也已经难以在口罩这一品类上实现与2020年相当的业绩水平。

  财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奥美医疗的感染防护类产品营收分别为15.31亿元、4.34亿元、7.37亿元。

  大浪淘沙,能走到最后的可能只有少部分人。眼下,大部分口罩制造商们已经顾不上考虑后路,他们要解决的,是怎么样处理过剩的口罩库存和已经蒙灰的生产线设备。

  时代财经从闲鱼平台注意到,不少自称是口罩厂家的用户正在低价甩卖生产设备,在他们的描述里,大部分的设备都是“9成新”,使用时间在1~2年内。

  “想靠口罩赚快钱,不是那么容易,倒卖口罩设备的人反而赚得更多,2020年年初,广东某知名品牌的口罩机一台被炒到100多万元,但现在只需要几万元。”赵建国告诉时代财经。

  农历大年初八,赵建国的口罩厂未能如期开工,厂里还剩下200多万个存货,包括民用KN95和N95口罩。2023年1月,他开始在抖音直播卖口罩,“一个民用KN95一毛钱”。

  尽管是降价亏本甩卖,但下单购买的人依然寥寥无几。“已经播了两个多月,卖出去5万多元,昨天上午播了一个小时,100个KN95卖出去18.8元。”3月14日,赵建国告诉时代财经。

  这一次,他并不着急着低价甩卖厂里的生产设备。“先放着吧。”赵建国叹了口气,“现在卖出去,只能卖到28万元左右,连30万元都不到,太亏了。”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如别的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p

  北京三批次土拍收官:总出让金达500.3亿元,热度稍有回暖,中海成最大赢家

X瞬干胶|ab胶|pur热熔胶|导电胶|硅胶|uv胶胶水生产厂家-欢迎使用江南全站App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sz-goel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